核心结论:①美国对数字金融采取严格的“归口监管”模式,同时根据不同的业态将数字金融纳入既有监管体系中。②英国对数字金融采取兼具创新与审慎的“双峰监管”模式,并开创监管沙盒的特色数字金融监管工具。③新加坡对数字金融鼓励自由独立式的创新,重点鼓励数字货币的创新发展。
美国:严格“归口监管”。数字金融监管框架上,美国吸取 2008 年金融危机教训,对数字金融严格监管。08 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通过了《多德-弗兰克法案》,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FSOC),标志美国金融监管模式进一步向集中型监管模式转变。美国将数字金融业务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后,归入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内统一管理,并以消费者保护为监管原则,即采取严格的“归口监管”方式。数字金融监管政策上,美国根据不同的业态将数字金融产品和服务纳入既有监管体系中,主要集中在网络信贷、移动支付/三方支付、金融理财管理等方面。移动支付/三方支付方面,监管机构将侧重点放在平台管理上;网络信贷方面,依据证券法重点监管市场准入和信息披露;金融理财管理方面;美国证监会设臵监管投资顾问来评估金融理财公司的操作行为是否合法。
英国:平衡创新与监管。数字金融监管框架上,英国从“统一监管”到“双峰监管”,对数字金融兼具创新与审慎监管。1997 年以后英国合并了原有的金融监管机构,设立金融服务监管局负责对整体金融业的综合性监管。
2008 年金融危机后逐渐过渡到“双峰监管”, 将原先的金融服务监管局(FSA)分拆为审慎监管局(PRA)和金融行为局(FCA),由金融行为局执行数字金融监管职责。数字金融监管政策上,开创监管沙盒的特色数字金融监管工具。英国金融行为局(FCA)创立了“监管沙盒”机制,这一创新模式极大地支持了初创数字金融企业的发展,促使英国逐步确立全球数字金融中心的地位,2022 年英国伦敦的加密货币综合指标得分为 458.5,位居全球第一。此后,英国不断推进“沙盒监管”机制的更新换代,并逐步推广到全球各国,此外,英国还推出虚拟沙盒和伞形沙盒机制等新形式,旨在拓宽适用范围,纳入小微创新企业。
新加坡:拥抱自由化创新。数字金融监管框架上,新加坡成立专门机构对数字金融进行监管,鼓励自由独立式的创新。1997 亚洲金融危机后,新加坡放松对金融业“一刀切”的金融管制,将重心围绕在构建风险监管体系上。
此外,新加坡通过设立许多专门机构来阶段性实施金融业的自由化政策,为后续数字金融的监管框架奠定坚实基础。数字金融监管政策上,新加坡整体上较为宽松灵活,重点鼓励数字货币创新。2014 年新加坡政府公布“智慧城市 2025”计划,强调以数据共享的方式,尽力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定下在数字金融领域鼓励自由创新的监管主基调。此外,新加坡政府较为重视数字货币的创新和发展,政策倾斜力度也较大。2017 年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正式发表关于数字货币的首次发行(ICO)监管的声明文件,宣布允许开展ICO 活动,当前新加坡 ICO 市场累计募资已超过 10 亿美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新技术发展和应用速度低于预期。
目 录
1. 美国:严格“归口监管” .......... 5
2. 英国:平衡创新与监管 .......... 7
3. 新加坡:拥抱自由化创新 .......... 8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