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0 2 4年9 ⽉ 招⼈的逻辑变了,与移动互联⽹时代的疯狂“抢⼈”不同,⼤模型领域在⼈才争夺上显得更为理性。
⼤模型创业公司的⼈员规模仅在数百⼈,招聘需求有限。互联⽹⾼歌猛进的时候,我们⻅证了教培、出⾏公司创造了数万甚⾄数⼗万的就业机会。今天,⼤模型五虎的员⼯规模仅维持在数百⼈量级。根据脉脉数据,⼤模型领域的⼈才供需⽐为1.76,整体供⼤于求,仅云计算、⾳视频算法、⼤模型算法等⾼技术岗位处于紧缺状态。
⼤模型⾏业提供的薪酬涨幅相对理性。⼗年前,互联⽹的商业模式清晰,⼈才到位业务就能做成。企业急于跑⻢圈地,所以愿意在⼈才扩张上⼤⼿笔投⼊。在⾼薪“抢⼈”的时代,互联⽹公司甚⾄出现2-2.5倍薪资挖⼈的现象。⽽今天,⼤模型领域的⼈才涨薪幅度多在30%-50%。
⼤模型公司更愿意把钱花在算⼒上,⽽⾮仅仅⽤于⼈才争夺。
⼤模型⼈才选择企业时考量的因素变多了。⾼素质⼈才,不仅仅是薪资能够打动的。薪资之外,⼈才会考虑企业选择的技术流派是否与⾃⼰相符,企业的训练模型是否采⽤了MOE架构,企业⾯向的市场是ToB还是ToC,企业如果是做基座模型,那么业务是做⽂本⽣成还是多模态⽣成,等等。
⼤模型浪潮⽅兴未艾,⼈才格局也在持续演变。在脉脉社区,可以看到⼤模型⼈才在这⾥交流看法、内推求职,也可以看到巨头、⽼牌、创业公司们在这⾥招贤纳⼠。未来,脉脉将持续关注⼤模型领域的就业动态, 做好⼈才和企业的纽带,助⼒中国⼤模型发展壮⼤。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