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价值构成:
1. 截止当前,港股金融和资讯科技业市值占比近 50%。利润结构上,截止中报,金融业占 54.8%;资讯科技业利润占比接近 10%;建筑地产业高峰时期利润占比贡献超过 20%,22 年之后萎缩。
2. 剔除 AH 两地上市标的,单看港股上市公司,结构上更具成长性。
资讯科技业市值占比达到 32.0%,利润占比也达到 28.3%。地产建筑业 2018 年顶峰时期利润贡献一度超过 36%,最近 2 年转向负值。
港股中报整体情况:
1. 整体港股业绩下滑最快的阶段是 21 年-23 年中,最近两期半年报的同比读数处于磨底状态。三个口径整体法净利润同比分别为 5.4%、1.8%、18.0%。
2. 不过基本面是否触底尚待观察。这一轮盈利的修复有很明显的结构性。中报全部港股仍然有 43.5%的标的亏损,港股通的结构稍好一些,22.5%的公司亏损,但也仍然是过去几年的高位。
3. 行业层面,净利润上,得益于去年同期的低基数,资讯科技业上半年的利润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上中游周期在去年的低增长下,环比改善明显。
下一阶段港股市场展望:
1. 秋季开工具备博弈价值:短期交易关键仍在于国内经济的负反馈能否被打破。三季度政策面不止一次强调了要加快地方债发行,并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今年 8 月地方债发行和净融资为全年高峰,有望在夏天高温之后、冬天低温之前的开工窗口迎来一波集中释放。过去一个阶段对海外经济衰退预期的交易,也通过分子端出口链,波及了中国资产。目前从降息路径来看,年内衰退预期可能较难进一步恶化。
2. 中长期如何看待港股红利资产持有价值:重点仍然在互联网龙头上,近两年一些互联网龙头分红和回购的意愿在明显回归。这些企业在经历地产大周期的红利之后,回到一个相对自身较低增长的水平上,能否通过稳定的分红,从高波动的顺周期资产转变为持续回报的深度价值资产,有待市场检验。
风险提示:海外经济形势恶化、美股调整带来的负面影响;国际政治环境变化(中美摩擦、地缘政治等)带来额外冲击等;国内经济增长及稳增长政策不及预期(出口超预期受海外需求拖累、地产消费信心难恢复等);可得数据不完整带来的统计偏差等。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