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潜力巨大 新疆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煤炭资源接续区和战略储备区。2016 年底,国家发布《全国矿产资源规划 2016-2020》,提出重点建设新疆等 14 个煤炭基地,并划定了 162 个国家规划煤炭矿区。新疆煤炭预测储量为 2.19 万亿吨,占全国预测资源总量的 39%。近年来,新疆作为我国第 14 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已逐步形成吐哈、准噶尔、伊犁、库拜四大煤田,是我国煤炭生产力西移的重要承接区和战略性储备区。
根据国家统计局以及自然资源部数据计算,截至 2022 年,我国四大主产区中,陕西、陕西、内蒙古的的煤炭储量可开采年数已均不足 40 年,而新疆则超过 80 年。在晋陕蒙新煤炭重点开发区域内,新疆优势明显,在未来有望成为我国煤炭资源的重要储备区。
我国煤炭供应收紧,疆煤战略地位有望提升 随着近几年煤炭开发强度增加,晋陕蒙地区保供压力骤增。2023 年,山西煤炭产量达 13. 57 亿吨,在连续两年增产 1 亿吨以上后,2023 年仅增产 5000 万吨,其开发潜力已大幅度降低,而陕蒙两省经近三年产能核增和产能释放,部分煤矿出现不达产现象,开发潜力同样有限。从 2023 年主产地目标产量和实际产量对比来看,主产地的保供情况不及预期,晋陕蒙中仅陕西完成当年目标产量。2024 年以来,山西由于高强度的安监政策,产量出现超预期的下滑,前 7 月产量累计同比下滑 11.2%。后期来看,晋陕蒙煤炭产量的下滑或带动全国煤炭供应收紧。
新疆作为晋陕蒙地区外的最大产区,是未来增供主力。2024 年新疆原煤产量保持较快增长,1-7 月累计同比上升 14.7%,7 月同比上升 22.7%。近年来,新疆产能增速较山西、内蒙古、陕西等地区存在明显领先,有望补充山西产能超预期下滑带来的缺口。整体来看,新疆煤炭产业的发展蓝图已经明确,且成效明显。疆煤产量占比在近五年来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在今年首次超过 10%。随着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大型煤炭供应保障基地的建设加快,疆煤产能有望持续释放,疆煤外运具备较强的保供潜力,在我国能源保供体系中的地位有望提升。
供需缺口扩大&铁路运费阶段性下降,疆煤外运发展迅速 疆煤外运“一体两翼”格局逐渐成熟,疆煤外运量快速增加。根据乌鲁木齐铁路局资料显示新疆铁路原煤调出量从 2017 年的 994.7 万吨增加到2022 年的 5521.4 万吨,增长了 5.5 倍。据不完全统计,2022 年新疆原煤铁路和公路调出量超 8000 万吨。截至今年 7 月,新疆铁路疆煤外运量已经达 4384 万吨,同比增长 58.7%。
供需缺口扩大,疆煤外运需求增加。甘青、川渝、宁夏、华中等地都有较大的煤炭调入需求,疆煤外运主要满足这些地区及疆煤入海,对于煤炭主力消费区,新疆煤炭和晋陕蒙煤炭共同调入的局面正在形成。多省市(区)“十四五”期间能源规划主要方向为发展清洁能源以及对落后的煤矿进行淘汰出清,而电力需求则逐年稳步上涨,煤炭供需缺口或有扩大,对疆煤需求有望进一步提升。
铁路运费阶段性下调,有望加速疆煤外运。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针对兰州局下浮 30%,该政策 4 月 1 日至 6 月 30 日生效,重点惠及甘肃、宁夏片区的“疆煤入宁”“疆煤入甘”下游用户。当铁路运费下降时,由于疆煤外运的里程较远,因此受政策调整的优惠力度较大。此次乌铁、兰铁两局制定的支持疆煤外运运价下浮政策,将有效降低综合运输成本,解决疆煤外运跨区域“卡脖子”瓶颈问题,有望加速疆煤外运发展。
疆煤外运竞争力逐步形成 疆煤外运的经济竞争力和秦皇岛港动力煤价呈正相关,对于特定地区来说,当秦皇岛港动力煤价上涨时,疆煤可能从不具经济竞争力变为具备经济竞争力。随着市场煤价上涨,疆煤经济性外运市场不再局限于甘青及川渝地区,2021 年煤炭价格处于高位波动以来,疆煤外运在甘肃、川渝、宁夏、华中地区都有明显优势,竞争力优势基本覆盖到秦皇岛港。
综合来看,考虑到市场煤价回落风险,未来川渝地区有望成为疆煤外运的重要地区。对于秦皇岛港及沿海地区,疆煤外运竞争力较差,市场煤价须保持在千元每吨以上,疆煤才勉强与其他煤源成本持平,因此疆煤入海比较困难。
投资建议 展望后期,供给端晋陕蒙地区保供压力加大,全国煤炭产量或维持负增长,煤炭供应有望收紧;需求端火电用煤仍将维持较强韧性,同时“金九银十”推动下,非电需求四季度存在边际改善预期,煤炭供需格局有望趋紧。在此背景下,我们认为疆煤有望成为补充全国原煤产量下滑的重要力量,随着铁路设备不断完善,运力逐步增加,以及运费的阶段性下调,疆煤外运竞争力有望日益增强。建议关注在新疆煤矿资源禀赋优异的企业。
维持行业“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铁路运费上涨风险。安全生产风险。产能释放风险。经济复苏不及预期风险。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