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报上市银行营收符合前期判断,尽管短期承压但并不会出现大起大落,同时利润增速转正也好于预期: 1H24上市银行营收同比下滑2%(1Q24为下滑1.8%),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0.4%(1Q24为下滑0.6%)。尽管“不唯增量论下”规模增速放缓对营收贡献有所减弱,但主动压降低效资产助力息差降幅收窄,利息净收入表现平稳,拨备反哺也支撑利润增速转正。个股业绩表现符合“城农商行领跑、国有行底部回升、股份行低基数下同比转正”的判断,杭州、常熟、齐鲁、苏农、瑞丰、苏州等维持10%以上的业绩增速,农行、兴业业绩增速由负转正也好于预期。
平滑投放下信贷增速放缓但并未失速,结构优化是短期聚焦主线。2Q24上市银行贷款增速9.3%,较1Q24放缓0.7pct,既有弱需求的客观约束,也有各银行主动收缩低效资产投放的考虑。各类银行中国有行增速环比下降约1pct至10.7%,股份行保持约4.4%的低速增长,城农商行规模扩张相对高景气,成都、宁波、江苏、杭州、苏州、常熟等领跑行业。结构上,涉政及制造业仍是主要方向,政策引导下各银行也适度加大对地产倾斜力度,零售端承压明显,按揭需求低迷叠加各银行收敛消费贷、经营贷风险偏好都有扰动。
负债端,受规范“手工补息”及精细化管理影响,2Q24上市银行存款增速季度环比下降3.6pct至4.3%,其中国有行、股份行放缓更为明显;城农商行保持相对平稳增长,预计也与部分存款回流有关。
息差边际平稳符合预期,存款成本改善红利兑现是主因。测算1H24净息差1.63%,仅较1Q24下降1bp、较2023年已下降13bps。资产定价下行虽继续拖累息差(测算1H24贷款收益率较2H23收窄19bps),但积极之处在于负债成本已在同步改善对冲(1H24存款成本较2H23下降9bps)。展望后续,资产收益率下行的外生扰动短期无法扭转,但当前政策环境高度重视呵护银行业息差(保障让利实体持续性、不发生系统性金融危机),预计负债端改善措施也将会同步落地支撑。综合考虑重定价、潜在的按揭利率调整、存款到期置换、手工补息等影响后,预计2024年上市银行息差同比将下降14bps至约1.62%、2025年还将同比下降约10bps、2026年有望同比企稳。在此背景下,相较于被动消化降息,资产端更聚焦实体、信贷稳步景气增长、灵活摆布资产结构来实现“量增价稳”的银行,其息差更有竞争力。
行业整体资产质量保持平稳,受地产和零售影响不良生成率预期内抬升,但主动核销处置助力资产质量平稳过渡。2Q24上市银行不良率约1.24%,1H24年化加回核销回收后不良生成率平稳约0.57%,主要得益于国有行前期更严格认定下不良生成保持平稳(仅约0.5%)。相较之下,股份行不良生成率维持高位超1%,地产及零售风险生成是主要影响;城农商行不良生成率分别约0.6%/0.5%,较此前低位有所抬升,主要与部分中小企业经营压力上升有关。但相对积极的是,房地产不良率自2020年以来首现回落(较年初下降28bps至4.01%),增量风险暴露或接近尾声。此外,中报银行拨贷比多有回落,一方面和主动加大核销处置有关,另一方面也因信用成本计提力度下降、对拨备的补充有所弱化。在银行营收有望筑底但难言快速改善、不良生成扰动仍存的背景下,拨备蓄水池的厚度决定银行可以平稳业绩释放的空间。重点关注高拨贷比、低不良生成的银行,这类银行能够在相对少动用核销的情况下不良指标维持低位,实现资产质量将持续好于同业,也才能赋予稳健的业绩成长预期。
投资分析意见:短期市场定价权或因险资兑现收益而转向公募,银行面临阶段性回调压力,但近期板块股息率已重新回升至5.5%,中报验证银行业绩稳健性,继续看好银行估值修复。建议聚焦红利低波策略下优质高股息银行,以及高拨备的绩优个股:1)重点关注低估值高股息的优质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2)优质区域性银行继续持有,也是长期重点跟踪的绩优者,如苏州银行、苏农银行、瑞丰银行、常熟银行。
风险提示:实体需求不振,经济修复节奏低于预期;息差企稳不及预期;部分房企风险扰动、长尾客群风险暴露超预期。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