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毕业去向以企业就业为主,新一线城市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学生毕业去向以企业就业为主,27.4%的学生选择企业就业,15.3%的学生选择学历提升,11.2%的学生选择慢就业,10.6%的学生选择考公、考编。相较于一线城市,新一线城市吸引力更大,46.3%的学生选择新一线城市。
学生对AI技术的认知度较低,对AI的看法整体呈积极态度当前学生对于AI的认知度较低,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技术,仅有32.3%的学生表示了解。61.4%的学生认为AI的发展能够提升就业机会,55.6%的学生认为AI的发展提高了其对于未来职业的期望值,52.6%的学生认为AI的发展会创造新的职业机会,50.6%的学生愿意为此进行终身学习与技能更新。
行业研究认知度整体较低,学生在搜集信息及提炼观点能力上存在短板行业研究认知度整体较低,仅占学生群体的35.3%。相较于在读生,应届生对于行业研究的认知度较高。了解行业研究的学生群体中有意向从事行业研究相关工作的占比高达78.0%,这部分学生群体的平均实习经历较多,且65.9%认为自身已具有基础的行研能力。行业研究能力自我评定的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在搜集信息及提炼观点能力上存在短板。
近年来受高校扩招等因素影响,高校毕业生规模屡创新高,毕业生求职就业情况备受关注。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设置的2024年就业预期目标为“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将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从2023年的“ 1,200万人左右”调整为2024年的“1,200万人以上”,提出了更积极的就业目标,传递出更大力度稳就业、强信心的信号。与此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要加快调整高校学科专业布局结构,促进高校学科专业设置与人才实际需求更加匹配,开展百万青年职业技能培训,以实现多渠道促进灵活就业。
当前快速发展的商业环境中,能够进行有效的商业研究已成为所有行业专业人士的一项关键技能。
在政府多部门密集施策,协同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的背景下,行业研究能力由于可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决策、投资决策等关键商业及金融领域,掌握这一关键技能的行研人才的竞争力得以大幅提升,就业去向广阔。
基于以上背景,沙利文联合头豹研究院谨此发布《2024年中国行研人才发展蓝皮书》,从行业、岗位、就业、人才培养发展等多个层面切入,围绕行研人才的供需结构、培养体系及发展趋势展开相关分析,描绘行研人才的岗位画像,探讨行研人才的供需现状与未来发展路径,旨在以行研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逻辑解决当前行研岗位供需结构不平衡难题,为高校、企业搭建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行业研究人才的就业和发展提供参考思路。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