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阶段:
1)1970-1980年贸易出口阶段:石油危机下日本车企100-450万贸易出口的突破,基本确立了性能优越/经济性强/规模生产的出口产品体系。
2)1980-2000年海外生产阶段:海外本土化生产下450-1000万的突破。80年代以后,日本加快了在美国和全球各地本土建立本地工厂的进度,海外基地生产成为日本车企海外销售的主要方式并持续至今。
3)2000-2018年快速增长的单一市场助力阶段:亚洲市场贡献下1000-2500万的突破。以中国为代表亚洲地区汽车市场飞速发展,日本车企伴随着市场规模扩大在亚洲区的产销量也得到飞速发展。
日本汽车出口快速发展的本质原因:产品创新符合全球需求+生产效率高。
1)产品创新:小型轿车、经济性轿车技术的开发,使日本汽车在世界市场具备省燃料、高效率、低成本等方面的竞争力。
2)以丰田为代表的日本车企具备高水平的生产管理能力,效率远高于其他车企。通过充分论证和计算新产品开发所需的研究费用、设备投入、原材料费用、人工成本等所有固定费用和流动费用,达到节约资源,经营过程实现最大合理化。
日美贸易摩擦梳理:贸易差额持续扩大
转向海外生产的详细背景:
1)日本本土市场壁垒高。日本政府颁布多项汽车产业保护政策,进口汽车数量十分有限,日美贸易差额持续扩大。
2)美国车企在1980年左右经营状态恶化。GM/福特/克莱斯勒1980年销量同比分别-16.3%/-31.1%/-29.9%,同时伴随着美国汽车工业失业率大幅提升。
贸易摩擦进程梳理:限制进口数量+加关税。
1)1979年11月UAW主席发布联合抵制日本车的讲话,强烈要求自主限制出口和对美投资建厂,80年代后期日美汽车贸易摩擦的范围逐渐深入到了汽车零部件。
2)1995年美国宣布对日本进口轿车征收100%关税作为制裁。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