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坚定看好智能电动变革造就中国汽车产业做大做强的历史性机遇,传统燃油车时代欧美日整车厂占据主导地位,诞生博世、大陆、采埃孚、麦格纳、李尔、电装、爱信精机等欧美日零部件巨头,而在智能电动车时代,中国车企有望实现弯道超车,带动产业链共同成长,叠加中国速度和性价比优势,相信必将也会诞生领先全球的自主车企及零部件巨头。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重磅打造海外零部件系列深度,探究全球头部Tier 1的成长历史和转型方向,为中国汽车零部件的发展提供借鉴。本篇报告为——《海外零部件巨头系列四:法雷奥:聚焦未来出行 研发、协同、全球化》,通过复盘全球零部件巨头采埃孚的发展历史,深度分析其成功原因,并梳理其在智能电动领域的布局,发现和研究国产供应商能够学习的先进经验。
通过对具有代表性的海外零部件巨头的崛起过程进行多方位的梳理归纳,我们发现:✓ 德系零部件巨头以技术型为主:德国汽车工业发展较早,1920s-1930s已实现规模化量产,早期大众、奔驰、戴姆勒、奥迪、宝马、保时捷均发源于德国,零部件供应商多为技术型,通过研发创新技术,推动德国汽车工业成长;✓ 日韩系供应商多为主机厂扶持:日系、韩系汽车工业发展较晚,1960s,日韩汽车产业逐步崛起,为保护本土汽车工业,日韩供应商多为主机厂内部培植,早期学习先进零部件厂商的技术,发展壮大后逐步增强研发实力并向海外扩张;✓ 美国汽车零部件竞争较为充分:美国零部件供应商弱于整车厂,前十名中仅李尔(位列第9)来自美国,前30名中仅4家供应商来自美国;而位于加拿大的麦格纳为北美三巨头重要的供应商,自成立起即配套通用、克莱斯勒、福特并通过海外建厂,新技术开发,集成化、模块化供应配套客户实现成长;✓ 轮胎巨头品牌化优势显著:轮胎在汽车零部件中独树一帜,先于汽车诞生、面向配套及替换双市场、车载端直接品牌露出、后市场消费品特征显著,全球已形成“三巨头+八集团”的垄断竞争格局,但头部企业仅拥有有限的规模效应,这给予了后发者成长空间。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