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通信系统是现代通信、航天和计算机技术的综合体现,对于国际和国内的通信、国防至关重要。它以其频带宽度大、通信容量高、业务兼容性强、覆盖范围广、性能稳定、地理条件适应性高和成本与距离无关等特性,在现代通信中确立了重要地位。
卫星通信的四大核心特性包括:经济高效性、灵活的组网方式、通信容量和业务类型的多样化以及高技术含量与可靠性,这些特性使卫星通信在远程通信领域展现出卓越的效能。
近年来,低轨道卫星因其在通信质量、导航精度和遥感效率方面的优势而成为发射的主要类型,预示着其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应用前景。全球低轨卫星遵循“先占永得”的规则,因此有极强的竞争属性。低轨道小型化卫星与规模制造技术的革新,显著降低了卫星行业的进入门槛,推动了卫星通信领域的深刻变革,且随着技术的成熟与需求的激增,低轨星座的批量部署已迈入高峰期。
SpaceX 星链与发射业务均引领行业发展。截至 24 年 4 月,SpaceX 已经向 LEO发射了超过 6000 颗星链卫星,其中大约 400 颗卫星已脱离轨道,有 5600 颗卫星正在运行,占到全球总活跃卫星数量的 50%左右,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成就背后,猛禽发动机的迭代进化功不可没。今年第三代猛禽发动机的诞生,标志着 SpaceX 在推动太空探索技术上的又一重大突破,其内部流动路径的优化与再生冷却技术的引入,实现了性能、可靠性和成本的三重飞跃。
8 月 6 日,国资委出台的《关于规范中央企业采购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央企被赋予了在卫星导航等领域的科技创新与采购使用中的主力军角色,旨在通过规范采购管理,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有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中国目前主要布局有三大卫星星座,分别是“千帆星座”、“GW 星座”8 和“Honghu-3 星座”。8 月 6 日,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系统“千帆星座”发射首批组网 18 星,标志着国家在构建新一代全球化信息基础设施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按照上海垣信卫星科技有限公司的宏伟规划,“千帆星座”将最终部署 1.5 万颗卫星。截至 2022 年底,全球运行卫星中,中国以 590 颗(约 9%)位居第二,美国以 4529 颗(约 67%)遥遥领先,凸显了我国在星座建设方面加速追赶的迫切需求。GW 星座由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计划发射约 1.3 万颗。低轨卫星 Honghu-3 星座计划,作为上海蓝箭鸿擎科技有限公司的前瞻力作,旨在构建一个由 1 万颗卫星组成的巨型太空网络,这些卫星将均匀分布于160 个轨道平面上,形成密集的通信覆盖层。
卫星产业链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覆盖了从卫星制造到下游应用的多个环节。产业链的起点在于卫星制造,卫星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则构成了产业链的中游,而商业航天则是卫星发射的基础。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