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潜在增长率?
潜在增长率(Potential Growth Rate)最早由 Knowles(1960)、Okun(1962)以及 Levy(1963)提出,经济学对潜在增长率的理解包括:(1)一国在劳动力、资本、技术等各个要素都得到充分利用时的经济增速;(2)它是自然失业率所对应的经济增长率;(3)它是在满足充分就业的同时,又不会引发加速通货膨胀时的经济增长率。
作为宏观经济研究的一个基础性概念,潜在增长率对一国(地区)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和短期宏观总量政策的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需指出的是,这一概念最开始是针对当时处于世界技术、产业前沿的美国等发达国家提出,其暗含前提是经济已经达到稳态、技术产业水平已处于世界最前沿,而这并不适用于后发追赶国家,所以将这一概念简单套用于快速追赶的后发国家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
对潜在增长率的研究可以追溯到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诞生,即2Harrod(1939)与3Domar(1946),他们将经济增长率划分为实际经济增长率、合意经济增长率以及自然经济增长率三类。而其中的自然经济增长率指的是技术进步以及人口增长在允许范围内,经济增长所能达到的长期最大可能性。随后,4Samuelson(1948)认为自然增长率就是一国的潜在经济增长率,也就是在各种要素资源都得到充分利用下,经济所能实现的经济增长率。
此后,随着5Solow(1956)与6Swan(1956)推动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以及凯恩斯经济学在战后的进一步推进,上个世纪 60 年代由7Knowles(1960)、8Okun(1962)以及9Levy(1963)等系统提出了潜在增长率、潜在产出等概念。
具体而言,10潜在增长率是指“充分利用技术、劳动力、资本等要素增长和配置潜力所能够实现的经济增速,或是在满足充分就业又不引发通货膨胀等宏观可持续条件下的可能或合意增速”,这一定义意味着该概念包含两个条件:一是充分就业;二是非加速通货膨胀。针对这两点,发达国家与后发追赶国家存在显著差异。
一则,对于技术前沿的发达国家,当由研发投入引致的内生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动态地将其劳动力配置到新发明出来的更高技术和更高附加值的产业实现充分就业时,即认为达到了潜在增速;可是,对任何一个后发追赶国家,其劳动力既可在依靠自主研发在技术水平低、产业附加值低的产业内充分就业,也可利用后来者优势升级到在世界前沿之内、成熟但技术水平更高且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里充分就业,尽管都是充分就业,但这两种情形下的产出差别巨大,后者在这一过程中的经济增长率会高于前者在同一产业技术水平靠自己发明新技术新产业的内生增长所蕴含的增长率。
二则,对于非加速通货膨胀,以美国为代表的前沿技术国家,战后其通货膨胀在几十年的跨度里,基本维持在 3%的通胀水平,但是对于像德国、日本、韩国等后发追赶国家,在早期的追赶阶段,其通货膨胀远高于 3%,日本在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前的 1956-1972 年,平均通胀率为 6.0%,而韩国在 1961-1972 年间的平均通胀率甚至达到17.5%,合意的非加速通胀对于前沿技术国家与后发追赶国家也是完全不同的。如果严格按照前沿技术国家的通胀水平锚定后发追赶国家在追赶阶段的通胀,那可能会限制其潜力的释放。
在理论假设下,潜在增长率对应的是自然失业率,而自然失业率下的通胀对应的是一种低位非加速通货膨胀。此时通胀的绝对值并非一定为零,在现实经济运行中,合意的通胀一般也是一个自然数,一则这会对实际增长形成一定的动态激励(短期菲利普斯曲线);二则可以为经济受到外生冲击时候的中央银行政策预留一定空间。此时的货币实际上是相对中性的,即货币供给速度不引发通胀加速或减速,不带来额外通胀,即潜在的实际增长率会对应一个稳定的“自然通货膨胀水平”。进一步,我们可以把潜在增长率水平和自然通货膨胀水平对应的增长率理解为“潜在名义增长率”。
11Phillips(1958)提出了菲利普斯曲线,分析了英国近百年来的失业率与货币工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并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种负相关的关系。
12Okun(1962)认为潜在增长率是在失业率为 4%时经济的最大可能增长率,是对应自然失业率下的经济增速,即不会造成加速通货膨胀的失业率(Non-accelerating Inflation Rate of Unemployment,NAIRU)下的经济增长率。
13Friedman(1968)和14Phelps(1967)提出了“自然失业率假说”。自然失业率是指经济在长期均衡状态下,即在没有加速的通货膨胀压力时所对应的失业率。弗里德曼和菲尔普斯引入自然失业率的概念,是为了修正早期版本的菲利普斯曲线。
长期来看,经济会趋向于自然失业率,此时的通货膨胀是稳定的,且并不一定为零。短期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存在反向关系,即失业率低时,通胀率较高,而失业率高时,通胀率较低。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则是一条垂直线,对应于自然失业率水平。此时,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经济增长率达到潜在增速水平。在这一水平上,通胀率并不是零,而是一个稳定的非零水平。这是因为即使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仍然存在一些价格和工资上升的压力,这些压力源于工资谈判、物价调整、货币政策等经济活动的内在特性。
潜在名义增长率这一视角的主要意义在于,它同时隐含了“自然增长中枢”+“自然通胀水平”。相较于单纯的实际GDP 来说,它进一步内嵌了结构优化。简单理解就是,如果经济需求不足、或者供给过快,都会导致价格偏低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