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产品涵盖各种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模块、安全与控制模块,多型主战装备的主用弹药、特种弹药及引信与智能控制产品,承担了军方多项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和国家重点工程任务。公司目前建立了产品设计、制造、试验一体化的科研生产技术能力体系,形成了科研生产速度快,效率高的技术能力体系优势,并掌握多项核心技术,首创的部分核心技术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多产品批产推动业绩持续上涨,公司营业收入与利润稳定增加。据 2024 年1 月 3 日公告,公司全资子公司宜春先锋签订 3.16 亿元主用弹药合同。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 5 项型号研制项目转批产,中标并新增型号研制项目 8 项。同时,公司营业收入从 2020 年的 5.74 亿逐年增长至 2023 年的 10.40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21.91%。其中 2021 年、2022 年、2023 年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17.08%、24.50%、24.25%。归母净利润从 2020 年的0.63 亿元增长至 2023 年的 1.41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 30.80%。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0.40 亿元,同比增长 24.25%;实现归母净利润1.41 亿元,同比增长 27.34%。2024 年预计向关联人销售商品及提供劳务约 3600 万元,23 年实际发生额为 249.62 万元。
深耕导弹(火箭弹)固体发动机动力与控制产品+弹药产品,在数个细分产品领域形成持续性竞争优势。公司在军工领域深耕多年,产品跟随军事科技发展不断进行迭代和优化,形成了两大产品系列自主可控的技术体系,在数个细分产品领域形成持续性竞争优势。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防空反导、装甲突击、火力压制、空中格斗、空面(地、舰)与舰舰攻防等作战场景,承担了军方多项重点型号的科研生产任务和国家重点工程任务,是我军重要的武器装备供应商之一。
装备建设费用逐年上涨,军队实战化演训推动弹药需求增加。2018 年至2021 年,中国国防费用不断保持稳定高速增长,与此同时,据 2019 年《新时代的中国国防》,我国装备费占国防预算的比重也已经从 2010 年的33.2%增长至 2017 年的 41.1%,装备投入复合增速达到 13.44%。伴随着各大主力军种密集展开实战化训练,对装备特别是军工消耗品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装备采购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随着现代作战模式变革,远程化、精确化、智能化弹药需求将快速增长,我军对导弹、火箭弹的需求量也将进一步扩大。
IPO 募投生产建设、研发等项目,不断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于 2023年 6 月 21 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发行价格 43.67 元/股,发行数量 3667 万股,募集资金 16.01 亿元,计划投资于公司统筹规划建设项目、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项目银行贷款。通过开展统筹规划建设项目,将实现现有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落地,将进一步提升公司产品质量和交付能力;通过增加产品及技术研发投入,进一步提高技术研发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核心技术整体水平和新产品研制能力;通过补充流动资金及偿还项目银行贷款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8 月 21日,公司发布公告,拟投资 8.10 亿元用于动力模块能力建设项目,提升发动机动力模块科研生产能力。
大比例股权激励方案,充分激发员工工作活力。为进一步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公司上市后进行了新一轮股权激励,本次激励计划涉及的激励对象共计 200 人,占公司 2023 年末全部在职员工人数的 23.26%。本激励计划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 360.00 万股,占本激励计划草案公告日公司股本总额 17,570.16 万股的 2.05%。本激励计划授予限制性股票的授予价格为 21.13 元/股。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2024/2025/2026 年收入分别为 12.89、16.21、20.27亿元,对应的归母净利润 1.78、2.35、2.86 亿元,对应估值 38/29/24 倍,首次覆盖,给予“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风险、军品订单下降风险、军品定价模式风险、股东或将减持影响股价。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