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经营历史悠久,为锡铟双龙头企业。公司前身始于清光绪九年(1883 年)朝廷拨官款建办的个旧厂务招商局,历经 141 年的积淀与发展,当前具有集锡、铟、锌、铜等有色金属资源探采、选冶、深加工以及新材料研发、贸易全产业链供应链一体化的产业格局,锡、铟资源储量均居全球第一,拥有中国最大的锡生产、加工基地,拥有世界上最长、最完整的锡产业链。截至 23 年底,公司锡资源量 64.64万金属吨、铜资源量 116.72 万金属吨、锌金属量 376.28 万吨、铟 4945 吨、三氧化钨量 7.75 万吨、铅金属量 9.54 万吨、银 2491 吨。
依托资源优势,打造锡全产业链布局,已成为全球第一大锡生产商。1)矿山端,公司矿山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屯锡矿、老厂分公司、卡房分公司、华联锌铟四个公司,合计拥有锡资源量 64.64 万金属吨,原料自给率 31%左右。2)冶炼端,公司拥有锡冶炼产能 8 万吨/年,为全球第一大生产商,国内锡市场占有率 47.92%,全球锡市场占有率 22.92%。
铟储量全球第一。公司具有铟资源量 4945 金属吨,其中都龙矿区拥有丰富的铟资源储量,铟资源储量全球第一,是全国最大的原生铟生产基地。2023 年公司铟产量 102 吨,精铟产量全球市占率达到 4.38%,国内市占率达到 6.92%,其中原生铟国内市占率约 15.83%,全球市占率约 9.63%。
锡:趋势渐进,锡牛可期。2024 年以来锡价强势上涨,主要受多因素影响:
1)需求端,宏观预期向好,全球制造业 PMI 边际改善,库存周期进入补库阶段,消费电子增速连续两个季度同比转正,复苏预期较强;
2)供给端:缅甸佤邦 23 年 8 月开始停止采矿,但中国从缅甸进口锡矿量并未明显下滑,主要系在消化佤邦库存所致,随着佤邦库存降至低位,4 月开始进口量已经大幅下降;24 年一季度由于印尼大选,导致当地 RKAB 审批较慢,印尼锡锭出口量显著低于去年同期,LME 库存持续去化至历史低位。
中长期而言,锡资源具有稀缺性,静态储采比较低,且新增项目投产时间多集中于25 年之后,缺乏资本开支,需求端半导体逐步复苏,AIPC 等或催化开启新一轮景气周期,而光伏领域需求维持高景气。简而言之,在“供给刚性+需求边际向上”供需格局之下,锡价易涨难跌,向上弹性可期,中枢或将逐步上移。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假设 2024-2026 年锡均价分别为 25、26、27 万元/吨,锡产量维持 8.0 万吨,自产矿分别为 2.40、2.45、2.50 万吨,预计公司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1.65、23.17、24.13 亿元,同比增长 54%/7%/4%,按照 8 月12 日收盘 228 亿市值计算,24-26 年对应 PE 分别为 10.5、9.9、9.5X。充分受益于锡价上行周期,业绩高弹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主营产品价格波动风险、下游需求不及预期风险、需求测算偏差、研究报告使用的公开资料存在更新不及时的风险等。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