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认为随着现有绿氢规划产能的投放,绿氢的储运问题将逐渐成为困扰行业的重要瓶颈,并由此带来氢储运产业链机遇。我们认为相比管道和气态运氢等方式,发展液氢储运可能是中期较为现实的运氢降本路径,发展潜力可能被低估。我们预计到 2030 年国内液氢产能有望达到 37 万吨/年,液氢储运设备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0 亿元以上。
摘要
发展液氢储运可能是中期较为现实的运氢降本路径。根据势银能链的统计,当前国内绿氢产能规划为 489 万吨/年;根据中讯化工信息研究院统计以及我们的计算,当前绿氢合成氨和甲醇共 230 万吨/年的规划,在这些规划产能顺利落地和绿氢 85%的产能利用率假设下,我们预测到 2030 年有约 187 万吨/年的绿氢需要通过氢能储运方式来转移消纳。管道运氢具有公共基建属性,依赖政府投资,天然气掺氢短期不具备经济性,气氢槽车不适合中长途,相比之下液氢储运具有制造属性,国内产业化基础已经具备,规模效应降本较快。我们预测到 2030 年液氢、气氢和管道运氢的绿氢量分别有望达到 37 万吨/年、85 万吨/年和 65 万吨/年,占比分别为 20%,45%和 35%。如果运氢管道建设和天然气掺氢发展不及预期,则对液氢运输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液氢储运属于制造属性,规模效应降本潜力较大。1)我们预测,2023-2030年液氢储运总成本有望从 19.20 元/kg 降低到 7.91 元/kg,对应的 CAGR 为-11.91%。我们测算,能耗成本下降是液氢储运降本的主要原因,对总成本降低的贡献为 92%,其中规模效应贡献约为 90.7%。2)2030 年液氢储运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0 亿元以上。根据国富氢能招股书,我们预测到 2030 年液氢产能有望达到 37 万吨/年,则液氢储运设备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 80 亿元以上。3)国内液氢装备已经具备产业化基础,氢气液化涉及的主要设备包括氢透平膨胀机、往复式压缩机、板翘式换热器、正仲氢转化器等核心部件。
从中期来看,我们认为液氢是相对现实的运氢降本路径,发展潜力被低估。
风险绿氢经济性制约产量目标实现;液氢设备技术进展不及预期;测算可能存在误差。
正文关注液氢储运设备发展的核心逻辑:我们认为,中期来看发展液氢可能是相对较为现实的运氢降本路径。根据绿氢产能规划,我们预测到 2030 年有约 187 万吨/年的绿氢需要通过氢能储运转移消纳。综合液氢储运、气氢槽车和管道运输的发展阶段,我们预测到 2030年液氢、气氢和管道消纳绿氢量有望达到 37 万吨/年、85 万吨/年和 65 万吨/年,占比分别为 20%,45%和 35%。如果运氢管道建设和天然气掺氢发展不及预期,则对液氢运输的需求会进一步增加。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