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 年来降息周期复盘。1)1984-1986 年降息周期:应对赤字和强美元循环。2)1989-1992 年降息周期:缓解储贷危机和衰退压力。3)1995-1998 年降息周期:预防衰退和金融风险管理。4)2001-2003 年降息周期:降息走在经济转差后。5)2007-2008 年降息周期:消化地产泡沫的无奈之举。6)2019-2020 年降息周期:预防式降息与应对流动性危机。
美联储降息周期美国资产表现:美债黄金确定性较高,美股则取决于是否“软着陆”和估值水位。1)10 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降息周期下行,降息周期结束后上行;2)标普 500:取决于降息能否事实缓解基本面压力,即分母端的放松能否对冲分子端的下行,且与彼时泡沫积累程度有关;3)美元:降息周期大概率贬值,但若美国相对非美状况更好或全球金融环境转差,美元或受益于避险属性;4)WTI 原油:利率并非油价核心矛盾;5)COMEX 黄金:降息周期内大概率上涨。
美联储降息周期国内资产表现:国债收益率下行但中美利差走阔,A 股和港股涨跌不一。1)A 股:美联储降息周期内涨跌不一;2)A 债:中债收益率往往下行,中美利差小幅走阔;3)港股:降息周期内涨跌参半;4)人民币汇率:降息周期内涨跌不一,取决于美元表现。
若美联储降息,更像历史上哪一轮?当 1995 年的基本面遇上 2000 年的资产价格。内因看,当前基本面更像 1995 年上半年。经济增长有下行压力但距离衰退较远,通胀回落至接近合意水平,系统性风险尚轻。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决策风格也更类似 1995 年格林斯潘的数据依赖模式,拒绝设定降息的具体路径,且彼时美联储成功实现将经济驶向“软着陆”。
外因看,当前美国资产价格位置又更像 2000 年下半年。1999 年下半年至2000 年 5 月美联储从 4.75%加息至 6.5%,反而证明经济韧性并强化美股虹吸效应,此后降息预期发酵到落地后美股虹吸效应衰减。2023 年底至今年 2 月以及今年 6 月等美元与美股共振走强阶段美股再次出现虹吸效应,7 月以来降息预期强化后美股虹吸效应有所退潮。
首次降息“数据依赖”、后续降息“边走边看”,甚至有可能为“倒跟随式降息”。内因看,若 7-8 月经济和就业数据转差或通胀进一步回落,都可能触发 9 月落地降息靴子。外因看,美股虹吸效应快速衰减往往会引发资产价格巨震,因此经济数据转差与连续降息的组合反而会令衰退交易提前,并强化经济与股市的负反馈循环。维持首次降息“数据依赖”、后续降息“边走边看”的判断,前者开启依赖内因变化,后者更要谨慎考虑内外因素,若 9 月落地降息靴子,美联储或预留窗口期“边走边看”,既要警惕再通胀风险,又要降低虹吸效应退潮的负面影响,连续降息条件苛刻、有待观察。
此外,我们通常认为美联储“决定”全球货币政策方向,非美央行往往追随美联储行动,但本轮降息动作美联储最为滞后:6 月欧洲央行在去年 10 月结束加息后首次降息、加拿大央行 6-7 月连续两次降息、7 月 22日中国人民银行也采取了降息操作、8 月 1 日英国央行宣布了四年来的首次降息,虽然日本央行是为结束负利率而加息,方向异于其他经济体,但总体而言,美联储行动最晚。我们认为美国之所以从全球货币政策领头羊变成了跟随者,除了经济尚有韧性之外,不排除是出于“既要保持相对优势、又要防止美元大幅升值影响”的意图。对于该因素的讨论,我们在下期报告再作分析。
对各类资产有何影响?美债、黄金的确定性较高,美股或已进入调整阶段,国内“自主可控资产”或仍有配置价值。从 1995 年、2001 年甚至2019 年首次降息前后各类资产的表现来看,美债、黄金上涨的确定性较高,美股在首次降息前后 3-6 个月多数收涨(月度级别),但整个降息周期(年度级别)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实质是降息后经济是否能够实现“软着陆”。就美股而言,我们认为当下已进入调整阶段,不排除大选前美股再度反弹,但反弹或仍为获利了结窗口,而美股政治周期规律预示 2025-2026 年美股将出现年度级别的调整。回到国内,“资产端的自主可控”指的是在汇率稳定的前提下资产价格不受外因和外资影响,主要为国内利率债和国有国资高股息资产。若美联储未能持续降息、内因改善仍存约束,那么“自主可控”资产仍有配置价值。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超预期,美国大选选情超预期。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