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采+省级联盟”模式为主导的带量采购广泛开展,控费之下国产器械企业开始寻求突围。 22年至今,医疗器械带量采购进入深化阶段,集采持续提质扩围,覆盖到运动医学、神经外科、OK镜、生化和化学发光试剂等细分领域。
集采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医疗器械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质量。随着集采的深入和扩围,国内医疗器械市场面临较大控费压力。国内市场之外,寻求出海路径和国际市场的突围显得尤为重要,市场思路从寻找集采免疫品种逐渐转移到寻求国产需求量、渗透率能够提升或者全球市场占有率提升的品种。
国内器械企业出海水到渠成,器械出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从出海的不同模式来看,以联影医疗、微创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公司,依托核心竞争力实现高举高打进入海外市场;以英科医疗、三诺生物为代表的部分公司依靠技术优势、生产能力、成本优势实现海外突围;以美好医疗为代表的部分公司,为海外龙头公司供应组件且具有较强客户黏性;国产医疗器械正凭借不同形式的出海模式实现海外市场收入占比的提升。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不同细分品类出海现状与展望。高值耗材属于高度监管的医疗器械产品,各国对准入要求高,在国际市场中国企业面临知识产权挑战、本地化运营等挑战,创新医疗器械企业有望通过高强度研发投入、完善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出海;医疗设备企业已在多个国际市场取得成绩,尤其是新兴市场如东南亚、非洲、拉美等地区,部分企业也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医疗设备企业通过加强品牌认知、市场信任、产品竞争力等进一步突破;低值耗材生产技术相对成熟,已大量出口至发达市场、新兴市场,中国在低值耗材领域具有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规模化制造能力,在优化产品质量、加快认证注册、降低物流成本、多元化市场布局方面仍有提升空间。
投资建议:杏林远航,出海逐浪,中国医疗器械企业出海探索国际市场已初见成效,国际化进程中也诞生了优质企业,建议关注具有全球化布局和较强研发迭代能力、具备生产和制造优势、具有本地化品牌运营能力的企业。建议关注联影医疗、迈瑞医疗、新华医疗、三诺生物、英科医疗、鱼跃医疗、美好医疗等。
风险提示:集采降价超预期、研发进度低预期、本地化销售拓展低预期、地缘政治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专利诉讼风险等。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