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住房市场特点:组屋主导,层次化供给,落实“居者有其屋”。组屋制度始于 1960 年,截止 2023 年,居民房屋自有率达 90%,组屋居住率为 72%,反映其在住房市场中的主导地位。除了公共组屋外,新加坡的住宅市场还包括私人住宅和执行公寓等多种类型的房屋,呈现出住宅类型多样,层次化供给特点。
组屋制度演变历程:政府深度干预,分层次多主体供给。1960-1964 年为解决房荒阶段,1960 年建屋发展局(HDB)成立,1964 年底完成第一个五年建屋计划,组屋只租不售。1964-1979 年为保障供给阶段,1964年实施“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居民买房。1979-1995 年为扩大建设阶段,政府增加大户型建设,基本解决住房问题。1995 年至今为提升质量阶段,政府不断改善组屋户型,对老旧组屋升级改造。
组屋资金保障体系:全方位提供资金支持,满足供需端资金需求。组屋建设和购买的资金来源主要依赖于中央公积金制度、贷款支持和资金补贴。首先,按比例强制缴纳的中央公积金制度为 HDB 组屋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也为购房人提供资金支持。其次,为供需两侧提供贷款支持,利息低且贷款种类多。最后,政府提供 HDB 赤字补贴和住房补贴,补贴覆盖范围广,有效缓解住房建设和购买压力。
组屋土地保障体系:强制征收,政府管理。土地制度是新加坡组屋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政府低价强制征收土地,降低组屋建设成本。其次,政府严格管控土地交易,以有价划拨的方式出让给 HDB ,HDB 可直接使用土地建设组屋,也可以通过招标、拍卖等方式引入社会资本,以促进各类住房项目的建设。最后,土地补偿范围广泛,补偿方式以财产补偿为主,包括对产权的补偿和损失补偿(如搬迁损失补偿、购房优惠等)。
组屋准入退出机制:保障各阶层需求,抑制投机行为。首先,政府对申请人要求严格,申请条件主要分为公民身份、无私人房产、收入上限和家庭结构四个方面。其次,组屋分配按照申请顺序,包括登记、注册、抽签三环节,做到公平公正。同时,优先保障初次申请者及特殊人群。
最后,转租、转售受到时间限制,转租最低居住年限为 3 年,转售最低居住年限一般为 5 年。并且,买卖房者都需要缴纳一定税收,有效抑制投机行为。
对国内的经验启示:资金保障方面,加大保障性住房资金投入,完善住房公积金监管制度,鼓励金融机构参与保障房贷款。土地制度方面,保证保障性住房土地供应,建立监督机制。准入和退出机制方面,严格设立准入、退出标准,公平分配保障性住房。
风险提示:新加坡房地产制度与国情与我国存在差异,经验未必可比。
目 录
1. 新加坡住房市场:组屋主导,落实“居者有其屋” .......... 4
2. 组屋制度演变历程:政府深度干预,分层次多主体供给 .......... 7
2.1. 解决房荒(1960-1964 年):组屋只租不售,满足住房需求 .......... 7
2.2. 保障供给(1964-1979 年):鼓励居民买房,落实“居者有其屋” .......... 8
2.3. 扩大建设(1979-1995 年):增加大户型组屋,基本解决住房问题 .......... 8
2.4. 提升质量(1995 年-至今):改善组屋户型,改造老旧组屋 .......... 8
3. 组屋资金保障体系:全方位提供资金支持,满足供需端资金需求.......... 9
3.1. 中央公积金制度:分比例强制缴纳,保障建设和购买资金来源 .......... 9
3.2. 贷款支持:利息低且种类多,提供建设和购买金融支持 .......... 13
3.3. 资金补贴:覆盖范围广,缓解建设和购买压力 .......... 14
4. 组屋土地保障体系:强制征收,政府管理 .......... 16
4.1. 土地征收制度:强制执行,控制成本 .......... 16
4.2. 土地交易制度:政府管控,市场公平 .......... 17
4.3. 土地补偿制度:范围广泛,财产补偿 .......... 19
5. 组屋准入退出机制:保障各阶层需求,抑制投机行为 .......... 21
5.1. 申请制度:要求严格,保障刚需 .......... 21
5.2. 分配制度:按需分配,公平透明 .......... 22
5.3. 转售(租)制度:限制条件,抑制投机 .......... 23
6. 对国内的经验启示 .......... 27
7. 风险提示 .......... 28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