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按照自愿、弹性原则,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延迟退休再次引起关注,我们对此进行探索性讨论。
核心观点:我们结合各国退休年龄数据,按照每过一年退休年龄延迟 2 个月/4 个月/6 个月三种情况,推算了渐进式延迟退休的时间表。通过和日本的比较,重点讨论如果推行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一方面,基于城乡差距收敛假设,我们利用七普数据做了静态测算,预计延迟退休会带来 50 岁以上城镇劳动供给增加约 3600 万、增幅近 40%,占 2020 年城镇就业人口的 7.8%。另一方面,从就业结构来看,公共管理、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卫生社工等 4 个行业的青年就业可能受影响,但影响有限;从日本经验来看,代际教育差距缩小后,低龄老人就业更多流向教育、金融、信息技术等知识密集型行业,相关青年就业可能受到一定影响,但中短期影响不大。
一、延迟退休:国际比较和时间表 国际比较:
(1)50 个可比国家和地区,男性平均法定退休年龄为 63.4 岁,女性为 62.3 岁,高于我国现行的男性 60 岁、女性 55/50 岁。
(2)按照“退休余寿=预期寿命-退休年龄”来看,我国男性退休余寿为 15.3年,高于七成可比国家,女性为 26.1 年,高于九成国家。
推算渐进式延迟退休时间表:结合国际比较来看,我们假设最终男性退休年龄提高至 65 岁、女性提高至 60 岁,按照每过一年退休年龄延迟 2 个月/4个月/6 个月三种情况,不考虑月份差异、仅考虑整年,据此测算了三类群体的退休时间和年龄:(1)城镇男性,现行制度是 60 岁退休,如果从 2024年开始每年延迟 2 个月,1994 年后出生的人群退休年龄将提高至 65 岁;(2)城镇女性,女性干部是 55 岁退休,如果 2024 年开始每年延迟 2 个月,1999 年后出生的人群退休年龄将提高至 60 岁;(3)城镇女性,女性工人是 50 岁退休,如果每年延迟 2 个月,要 2034 年后出生的人群退休年龄才提高至 60 岁。每年延迟 4 个月/6 个月的情况详见正文图表 3-5。
二、延迟退休的起因
(1)人口转型加大养老金压力。但我国居民储蓄中,相当大一部分是为了养老,合并计算储蓄和养老金,我国居民养老保障更充足。
(2)劳动供给减少,同时预期寿命的提高使得通过延迟退休补充劳动供给成为可能。我国劳动供给的减少体现为两方面,一是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二是劳动者就业年限的缩短,年轻人初次进入劳动市场的年龄不断推迟,起点推迟、同时终点不变,导致平均就业年限逐渐缩短。
三、比较:日本延迟退休前后的劳动力市场如何变化?
日本在 2004 年-2013 年逐步实现延迟退休。日本 2004 年确定阶段性地推迟退休年龄,即 2006 年 4 月 1 日至 2007 年 3 月 31 日延长到 62 岁,2007年 4 月 1 日到 2010 年 3 月 31 日延长到 63 岁,2010 年 4 月 1 日到 2013 年3 月 31 日延长到 64 岁,从 2013 年 4 月 1 日开始延长到 65 岁。
延迟退休将大量低龄老年人口推入劳动市场:(1)2006-2009 年,延迟退休开始推行的短短三年间,日本 60-64 岁人口的劳动参与率提高了 5.1 个点,超过了 1968-2006 这 40 年的累计增幅。 (2)拉长时间来看,2006-2023 年 60-64 岁总人口减少了 90 万,但这一年龄段的就业人数反而增加了约 130 万。
延迟退休如何影响日本青年就业:(1)延迟退休前后(2009-2022 年),日本低龄老年人(55-64 岁)主要流入 7 大行业,其中主要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教育、信息技术、金融、医疗社保等。而老年就业 集中的传统 5大行业,如批发零售、制造业、农林牧渔、建筑业等,老年就业都在净流出。 (2)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日本青年就业的优势领域,延迟退休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低龄老年人口大量增加,无疑构成了对青年就业的冲击。
四、延迟退休如何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 劳动力总量:我们利用七普数据做一个静态测算,预计延迟退休政策实施会带来 50 岁以上城镇劳动供给增加约 3600 万、增幅近 40%,占全国城镇就业人口的 7.8%。没有退休制度的农村地区老年人劳动参与率可以作为我们测算的参照点。假设延迟退休后,50-65 岁劳动参与率的城乡差距缩窄至 5个点、65 岁以上收窄到 10 个点。据此可以测算,在 2020 年人口结构状态下,50 岁以上的劳动供给会从 9343 万增加至 1.29 亿,增加约 3600 万,增幅 39%。另据国家统计局,2020 年城镇就业人口 4.6 亿,这意味着延迟退休会增加 7.8%的劳动力供给。
如何影响青年就业:2010-2020 年,16-29 岁青年人口集中涌入 8 个行业(超过 100 万净增):教育(净增 296 万)、租赁和商务服务(260 万)、信息技术(225 万)、建筑业(187 万)、科研和技术(156 万)、卫生社工(139 万)、房地产业(133 万)、公共管理社保和社会组织(113 万)。
这 8 个行业一共净增加了 1509 万人,而同期 16-29 岁青年就业人口从 9636万减少至 8998 万,减少了 637 万。
上述 8 个青年就业净流入的行业中,“50-64 岁人口”占比最高的行业是:建筑业(27.5%)、公共管理社保和社会组织(23%)、房地产业(22.7%)、教育(16.4%)、租赁和商务服务(16.1%)、卫生社工(14.4%)。
因此,建筑业、公共管理、房地产业、教育、租赁和商务服务、卫生社工等6 个行业青年就业可能受到一定冲击。当然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在 2021 年后迎来中长期拐点,未来影响会减小。
从日本经验来看,未来低龄老人就业会更多流向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如教育、医疗、金融、信息技术等,会对这些行业的青年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当然目前来看,我国青年和低龄老年教育水平的代际差距比日本要大得多,在延迟退休的前期,这些行业青年就业受影响可能较小;代际之间的教育差距缩小后,影响会加大。
风险提示:延迟退休政策出台较慢;人口转型速度变化;其他人口因素。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