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逻辑: 
天然橡胶是由橡胶树的乳液经过加工而成的。随着胶价自2011 年至今陷入长达近 13 年的熊市周期,以及今年上半年胶价屡破前高,对于天然橡胶产能周期的讨论愈发激烈,或者再进一步,当周期来临时,胶价会如何演绎?因此,在本文以及后续的文章中,我们尝试去复盘过去 130 年间 3 轮完整周期下天然橡胶的价格变化及驱动因素。本文为该系列的第一篇,主要聚焦 1890-1930 年这 40 年间天然橡胶价格的变化。
天然橡胶早在 15 世纪末被逐步发现,并在 19 世纪初期发现其更多的用途,但受制于当时天然橡胶初加工技术的限制与轮胎工业尚未出现,在这约 300 年的时间内天然橡胶并未正式开启商业化进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在 19 世纪中后期的蓬勃兴起,世界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也推动天然橡胶产业链形成了早期的商业化雏形。
自 1880 年代轮胎工业出现以来,橡胶短缺问题愈发严重,尤其是 1890 年代气动工业兴起后,需求迅速增加,导致全球范围内天然橡胶需求和价格稳步上升。汽车工业对橡胶的需求显著增加,在 1910 年消耗了 10 万吨,占当时世界橡胶总产量的70%到 80%。在 1905 年至 1911 年期间,东南亚每年的橡胶树种植面积增加超过 70000 英亩,1905 年之后大面积种植的橡胶树从 1910 年开始显著影响天然橡胶产量,天然橡胶产量大幅增加。在此期间轮胎工艺的技术进步却减少了天然橡胶需求。例如,从帘布胎到气球胎的转变使轮胎胎面平均寿命从 8000 英里增加到 15000 英里。自 1910 年起,天然橡胶开始进入供需过剩的阶段,1904-1905 年橡胶树的过度扩张与轮胎需求的放缓对天然橡胶价格形成持续压制。截至 1930 年,天然橡胶价格较1910 年高点下跌超 80%。
至此,天然橡胶经历了自 1890 年至 1930 年长达 40 年的首轮价格周期,在 1890-1910 年间,需求为主要驱动(汽车的发明),供应为次要驱动(当时橡胶树种植与割胶技术限制、橡胶树的生长周期需要 7 年才能割胶)的价格上行周期;在1910-1930 年间,供应为主要驱动(割胶技术进步、橡胶树进入产能释放周期),需求为次要驱动(轮胎工艺技术进步,天然橡胶消费减少)的价格下行周期。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