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纶:锦纶景气度上行,原料国产化提速锦纶纤维是世界上出现的第一种合成纤维,其主要品种有锦纶 6 和锦纶 66。凭借轻便、耐极低温、优异的弹性恢复力、更好耐磨性、染色性能和吸湿性等优势,其作为升级面料在民用领域被广泛应用于运动衣、羽绒服、户外运动服、时尚休闲服等。 PA6 与 PA66 性能有差异,将长期共存互为补充。
锦纶需求向好,景气度上行。近年在国内瑜伽和户外运动崛起以及行业消费升级趋势下,瑜伽和户外行业领域的快速增长将会带动上游锦纶市场增长,预期 2025 年锦纶表观消费量将达到 426 万吨。
2024 年,由于户外需求持续向好,锦纶景气度上行。
锦纶原材料逐渐实现自给,国内产业链加速。锦纶供给和原料强相关,由于己内酰胺在近十年逐步在国内实现完全国产化,锦纶 6 发展充分,产业链上下游公司已形成产业链优势和成本优势;己二腈在过去长期以来是制约国内锦纶 66 发展的主要因素,近两年,国内企业逐渐突破技术封锁实现初步国产化,有望进一步驱动锦纶 66需求增长。
锦纶 6:消费升级驱动需求增长,高端化和差异化是竞争要点锦纶 6 性价比更高,受益于户外用品增长。锦纶 6 在锦纶纤维的消费占比最大,约为 70%,具有强度小且较为柔软、熔点低、耐磨性、自润滑性和耐溶剂性的特点,主要用于服装、床上用品、箱包、伞、绳、窗帘布等。2017-2023 年,我国锦纶 6 行业呈现稳定增长的发展态势,锦纶 6 切片表观消费量由 294 万吨增长至 460 万吨,年复合增长率 7.75%。户外用品的增长将带动锦纶纤维需求快速增长,其中锦纶 6 作为性价比较高的锦纶品种将充分受益。
己内酰胺国产化致使 PA6 产能释放充分,高端化不足问题凸显。己内酰胺国产化致使 PA6 原材料供应充足,产能释放充分,有效降低了 PA6 生产成本,推动其放量,2023 年尼龙 6 切片产能达到 642万吨。尽管产能释放充分,后续新增产能超过 200 万吨,但受制于生产技术壁垒、设备先进性、原材料质量等因素,PA6 产品结构仍然偏向中低端,高端切片及差异化品种较稀缺。立足高端化和差异化将是未来竞争的要点。
锦纶 66:关键原料加速国产替代,下游各类需求稳步提升锦纶 66 民用领域规模不断提升,需求端表现旺盛。锦纶 66 主要下游消费领域为工业丝、民用丝及工程塑料。2023 年国内需求为 52万吨,其中在工程塑料上的应用占比为 49%,工业丝占比为 34%,民用丝占比为 13%,其他应用占比约为 4%。 PA66 手感更为柔软亲肤,纤维透气性、耐磨性,温度、日照等适应性相比于 PA6 都更好,其发展潜力较大,但因 PA66 相较于竞品 PA6 价格较高、国内
PA66 供给有限而发展较慢。
关键原料己二腈实现初步国产化,锦纶 66 产能释放在即。供给端,国内锦纶 66 生产长期受制于己二腈供给瓶颈而受限,2023 年国内产能仅 70 万吨,较锦纶 6 而言相距甚远。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己二腈已实现技术突破,初步实现产业化,国内多个厂家在加速己二腈、己二胺的布局,原料国产化加速。己二腈国产化趋势下,锦纶 66 行业将迎来建设高峰,成本下降促进锦纶 66 放量。
再生锦纶:低碳生产技术壁垒高,国内外需求持续增长再生锦纶性能优异,符合低碳目标大势所趋。锦纶源自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制造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资源。再生锦纶纤维与锦纶纤维的性能有相似之处,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热性、耐油性及耐化学药品性,还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吸水率和收缩率,具有优良的尺寸稳定性及优异的机械强度,前景广阔。目前全球锦纶产量约 800万吨,若替代 10%,再生锦纶市场空间将达到 80 万吨。
政策及头部服装品牌正推动再生锦纶作为良好的低碳替代,国内外需求持续增长。纺织服装业作为能源土地消耗大以及温室气体排放高的消耗性行业,面临着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在 2023 年 6月,欧洲议会正式批准了《欧盟可持续经济和循环纺织品战略》,旨在确保到 2030 年,欧盟市场上所有销售的纺织品都能够持久耐用并具备回收性质。我国《化纤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也对绿色纤维占比作出要求,到 2025 年需要达到 25%。同时国外大型服装品牌均推出再生纤维使用战略规划,提出至 2030 年之前再生纤维使用占比达 50%以上水平。我们认为政策和头部企业 ESG 要求将推动再生锦纶需求快速增长。
化学法符合发展趋势,技术壁垒较高。再生锦纶的制备方法主要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物理法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但存在着回收原料及加工次数等的局限性,化学法符合未来发展趋势,但技术壁垒较高,化学解聚技术大多数都需要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 这对设备要求很高,技术难度较大。国内台华新材是首个突破化学法再生锦纶技术的企业,相关装置即将投产,拥有较强的先发优势。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