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血制品行业整合明显,且从血制品行业特点以及产业发展趋势来看,未来血制品资源向头部企业集中是大趋势,本篇报告从产品销售、采浆站分布情况梳理了中国血制品产业的整体情况,并分析非上市公司在国内市场占比情况,以及重点分析部分非上市血制品公司的股权结构、采浆站以及盈利水平等,并试图判断其未来是否存在被整合的可能性。
一、国内整体市场,非上市血制品公司在国产市场销售份额约在30-40%,采浆站和采浆量行业份额占比约35%,占比依然较大:
A)院内市场:1)白蛋白剔除外资后,泰邦生物、远大蜀阳和南岳生物等非上市公司2023年样本医院销售占比约在30-40%;2)静丙:非上市公司2023年样本医院销售占比接近40%;B)药店:1)白蛋白剔除外资后,远大蜀阳、泰邦生物和丹霞生物等非上市公司2023年样本医院销售额占比约在20-30%;2)静丙:非上市公司2023年样本医院的销售额市场占比在20-30%。
采浆量和采浆站方面,国内处于存续状态单采血浆公司约在400家左右(预计其中在采约300多家),2023年7家上市公司采浆站数量合计264家,采浆量合计约7800吨左右(行业约12000吨),上市公司采浆站数量和采浆量行业占比约在65%左右,非上市血制品公司占比约35%。
全球来看,营收排名前5位企业市场份额占比为80%~85%,行业集中度较高,国内方面未来并购整合空间依然较大,且近几年传统医药央企如国药集团和华润医药在血制品领域动作较多,同时也出现了财力雄厚的新参与者,如陕煤集团和海尔集团,我们判断未来行业间整合将是常态。
上市公司在手现金和估值方面,博雅生物在手现金达53.2亿元,天坛生物和上海莱士在手现金超过40亿元。估值方面,天坛生物和博雅生物估值较高,对应2024年PE分别约为35和30倍,派林生物约为27倍左右(截止6月23日),当前估值对未来收购也较为有利。
二、非上市公司中不乏泰邦、蜀阳等优质资产,且部分资产或存在被整合的可能性:
非上市血制品公司中,以泰邦生物和远大蜀阳资产最为优质:
1)泰邦生物:我们预计采浆量达到1800吨,且从产品批文数量来看预计其吨浆利润较高,公司2021年从美股私有化退市,目前股东主要为机构投资者,我们审慎判断未来或存在被整合的可能性;
2)远大蜀阳:主要位于四川,为传统采浆大省,资产较为优质,但其为远大集团在大健康布局中较为重要的资产,我们判断未来被其他血制品公司整合可能性较小;
3)南岳生物:主要采浆集中在湖南,资产较为优秀,实控人为个人,我们审慎判断未来或存在被整合的可能性;
4)康宝生物:主要采浆集中在山西,优质血制品企业,2017年曾有转让股权预期(振兴生化),我们审慎判断未来或存在被整合的可能性;
5) 其他公司:绿十字:外资独资企业,近几年发展较为一般,近十年未成立新浆站,我们审慎判断未来或存在被整合的可能性;中原瑞德:人福医药曾控股,现为CSL全资子公司;丹霞生物:高特佳控股,目前处于恢复期;新疆德源:短期资金压力较大,目前已与派林生物展开战略合作。
投资建议:推荐综合实力强劲的天坛生物(国药系)、博雅生物(华润系)和派林生物(陕煤系),建议关注上海莱士(海尔集团)、华兰生物、卫光生物、博晖创新等。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