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产业升级和创新驱动下,国内出口结构的升级成效非常显著,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与光伏产品为代表的“新三样”成为我国企业出口新优势,更值得注意的是,越来越多中国出口商品被附上了“高附加值”的标签。不过什么是高附加值商品,其定义其实较为模糊,例如 2024 年初新华社报道中提到“高附加值的机电产品出口13.92 万亿元”,总额上与 2023 年海关公布的机电产品一致,并未做进一步细分。
从出口研究的角度,如何甄别高附加值商品?近期这些商品出口态势如何?本文主要针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探讨。
不妨从政策文本中捕捉何谓“高附加值”商品。以“附加值率”等宏观指标甄别“高附加值”商品存在难度,一方面,行业本身的特征才是影响附加值率最主要的因素(如烟草附加值率很高),因此不可能按照某一特定值区分行业附加值率的高低,另一方面,即便是传统行业或者传统业态也可以产出“高附加值”商品,如保税维修服务等加工贸易,或者是具有品牌效应的服装。因此,甄别 “高附加值”商品需要具体到产品或者业务,因此我们更推荐根据政策文本划分。
中国出口产品的增加值主要源于国内,不存在出口金额“虚高”的问题,但也不难发现,中国高技术行业出口商品价值源于国内的比例明显低于美日等发达国家,意味着仍有提升空间。需要注意的是,中美贸易摩擦开启后中国出口产品中的国内附加值比例有所下降,我们认为并非中国国产化率下降,而是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以及产业升级的体现,具体表现为产业转移叠加贸易方式更加复杂,例如中国贸易结构正在从原先主要依赖进口零部件和资本品来生产并出口产成品,转变为更多地进口零部件进行加工,再出口的依然是零部件。
国内制造业有部分行业已经开始出海,其中相当部分为政策文本中提到的“高附加值”商品。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出海可分为产品出海(出口)以及产能出海,而两种出海模式的关键在于两点,其一是在海外设厂增收未必增利,即便不考虑资本开支和回报周期的明显错位,仅员工出海激励以及各项认证费用等等,也可能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另一方面两者差别最终也会体现在出口端的结构变化上,例如从终端产品变为出口中间产品。
本轮海外资本开支周期,部分重化工行业依然以出口为主。重化工往往对电力基础设施有较高要求,或者对产业一体化的要求较高,非能源出口型新兴国家一般情况下难以满足,因此中期以内仍会有一定进口需求。具体来看:(1)船舶产能出海难度高,未来主要由出口满足外需。长期来看船舶的竞争格局依然会以中韩为主,船舶产能出海不仅对基础设施有要求,对自然地理条件的匹配程度也较为严苛,预计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出海都会体现在商品而非产能。(2)PVC、钢材、机械等中期内依然依靠出口满足外需,但需关注产能出海对本土出口的长期潜在影响。不过需注意并非所有重化工产能都难以出海,如汽车轮胎、瓶片、钛白粉、聚酯纤维等等由于上游环节较短,出海难度更低。
其他领域产能出海影响可能更显著。分项来看:(1)家电、电车中短期内产能出海对产品出口的影响较为有限,年内出口增长有望延续。对于这两种耐用消费品来说,一大区别在于后者更需要应对贸易摩擦,未来电车增量可能主要集中在新兴国家(不是广泛的发展中国家,因为电车对基建有较高要求);而家电除了新兴国家之外,还有望更多进入欧洲市场(基于消费降级和绿色环保逻辑),实际上今年家电对欧出口比例已经反超美国。(2)电子下游产能出海影响已经开始显现,未来出口增量主要体现在中上游环节。
风险提示 模型计算基于假设,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偏差;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和经济环境差异使得历史经验和当下情况或无法完全匹配。
目 录
如何辨别“高附加值”出口? .......... 4
政策文本中,哪些属于高附加值商品? .......... 4
宏观上难以区分“高附加值”制造业,需要具体到产品或者业务 .......... 5
中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主要源于国内,不存在出口金额“虚高”的问题 .......... 6
中国出口产品中的国内附加值比例明显高于世界水平 6
但高技术行业距离美日等发达国家仍有一些差距 6
为什么中美贸易摩擦后,中国出口产品中的国内附加值比例有所下降? .......... 7
这一现象是中国融入全球产业链以及产业升级的体现.......... 7
“高附加值”商品出海现状 .......... 8
需重视产品出海和产能出海的区别 .......... 8
本轮海外资本开支周期,部分重化工依然以出口终端产品为主 .......... 9
船舶产能出海难度高,未来主要由商品出口满足外需 9
PVC、钢材、机械等中期内依然依靠出口满足外需,但需关注产能出海对本土出口的长期潜在影响 11
其他领域产能出海影响可能更显著 .......... 13
家电、电车等耐用消费品出口仍有望维持增长 13
电子出口增量主要在中上游 15
风险提示 .......... 16
附注 .......... 16
高附加值和高利润率之间亦有区别 .......... 16
关于亚开行数据口径的说明 .......... 16
为什么不使用国际产业链参与度的名义值? .......... 17
2017 年以来各国生产长度的变化 .......... 17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