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拐点:华龙一号进入规模化建造,已具备量产及国产化基础 
1)能源转型:“3060”双碳目标促使我国进行能源转型;2)低碳能源:核电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少、成本低、利用小时数高;3)增长空间:预计2030年、2035年我国核电装机将分别达到120GW、150GW左右,而截至2024月3月31日,我国(大陆地区)核电装机容量58.22GW ,尚有增长空间;4)国产化率提升:中国核电自主化进程持续加速,国产化率持续提升,至福清三期已高达88%,国内产业链公司有望充分受益于核电自主化进程。
现状:截止2024年7月26日:核准待开工核电机组8台;选址通过待核准机组13台(含高温气冷堆);受理选址环评机组共3个厂址、5台机组;
◆ 市场空间:年均千亿市场,2022-2027年复合增长率高达26%。经测算,国内核电站年均投资额1860亿元,从2020年开始至2027年核电投资额CAGR约26%。
◆ 竞争格局:上游、下游主要是国企把控、民企主要参与中游核电产业的上游包括核电设备、核燃料的供应等;中游包括核电站的建设及设备安装、运营;下游主要涉及废物处理市场。
上游:目前中国核燃料供应和进口为专营模式,仅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具备资质。
中游:核岛设备的毛利率在设备类最高,其国内供应商格局已形成以上海电气、东方电气、哈电集团为主体的三大核电装备制造基地;中国一重、二重和上重为主的大型锻件和反应堆容器制造集团,以及其他配套设备供应商。
下游: 2023 年年底,55 座在运核电机组分别由中核集团、中广核集团、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 4 家企业负责控股运营;中国核建是唯一的核岛建设公司。

因篇幅限制,仅展示部分,更多重要内容、核心观点,请下载报告。